8月13日,沪指创近4年新高,突破去年10月8日高点,两市成交额超2.1万亿。纵观上半年,A股IPO大降,小盘股涨势较佳,与此同时新消费崛起、科技不断出圈、对黄金避险情绪高涨等等都是上半年投资的热点。
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稳定,下半年又会有什么新苗头?搜狐号财经【探寻下半年经济风口】征文活动现已完结,@每日资本论、@霞光社、@首席商业评论、@和讯网、@萌生财经、@付一夫、@郭施亮的博客、@郑重看股、@李云龙讲增长、@躺平指数如何看待当前市场环境?
美国松绑对华芯片限制,真不是什么好心@每日资本论:不得不提醒的是,表面的缓和下实则暗藏危机。美国此次政策调整本质是“战术性调整而非战略转向”,意在“通过市场竞争延缓中国技术追赶的步伐”。若中国企业因恢复供应而放松自主研发,将正中美国下怀。
更严峻的是,人才与技术积累可能断层。在禁令期间,中国工程师全力投入国产EDA工具开发;而一旦重新依赖美国工具,这种创新动力或将因此衰减。衍生影响还需重视的是,市场对国产工具的接受度也将面临考验。国际巨头工具恢复供应后,部分企业可能重新转向“方便可靠”的国外产品,导致国产EDA失去宝贵的市场验证机会。
展开剩余88%面对美国的战术松绑,中国产业界必须要有清醒地认识,千万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
开价1亿美元,硅谷巨头疯抢中国AI科学家@首席商业评论:目前,AI技术已然步入“后摩尔定律”时代。在这一阶段,单纯依靠增加参数规模所带来的边际效益不断递减,创新愈发依赖于算法的突破以及工程的优化。
......
“中国本科 + 美国博士”的培养模式,已经成为硅谷AI精英的标配路径。根据全球AI人才追踪报告2.0显示,2022年在全球前20%的顶尖AI人才中,原籍国为中国的人才占比高达38%,超过美国本土的37%。
正如黄仁勋所言:“中国用全世界20%的人口培养出了全世界50%的AI人才。”中式基础教育的优势在此显露无遗——尽管曾被批评为“应试教育”,但强大的数学、理科基础培养了大量具备创新潜力的人才基础。当然,这也是有代价的,筛选出优质人才也代表了有大批被迫卷入筛选的学生。
但一个严峻的现实不容忽视。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中国AI人才缺口将达400万,低门槛岗位趋于饱和,高端岗位却严重短缺。另外,自特朗普政府以来,美国对华AI打压始终围绕人才展开,从限制英伟达对华供应AI芯片,到禁止提供芯片设计软件,核心目标均为遏制中国AI发展。
英伟达市值首次超4万亿美元,盛赞中国,黄仁勋为何嘴更甜了?@和讯网:黄仁勋认为,华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们在芯片设计、系统工程、网络技术、硅芯片以及光子学等领域都表现出色,还拥有自主云服务。而英伟达专注于芯片、系统和软件开发,不提供云服务。华为能够凭借完整生态独立开拓市场,这种综合实力确实令人钦佩。我们始终在向所有竞争对手学习,包括华为。但归根结底,他们确实做得非常出色。
但从长远的角度出发,他也强调,未来“哪个模型最聪明”会变得越来越不重要,重要的是“哪个模型最实用”。
实际上,这是他今年第三度到访中国,前两次分别在1月和4月。回顾时间线,在本次现身中国前,英伟达曾官宣5000亿美元投资美国的计划,特朗普盛赞此举,并承诺加快发放出口许可,足以见得黄仁勋为了生意,来回腾挪,献上了不少投名状。
日本停滞35年,迎来“中国时刻”@霞光社:而耐人寻味的是,在日本经济持续疲软的当下,多家中国新兴电商却开始将目的地看向这一“失落地”......
值得提及的是,尽管同为东亚社会,日本市场极具特殊性。一方面,日元是世界前三大国际储备货币中,唯一的非西方主权货币;同时,日本是美国之外,唯一人口超过1亿的发达经济体(2025年3月总人口1.2344亿人,外交部官网),这是一个“准大国”市场。
不足10%的日本电商渗透率,相较于中美确实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而过去5年1.5倍的增长速度,也展现了日本电商可观的增长前景。可以说,目前的日本市场结构性机遇显著,电商的“低渗透+高增长”的组合,意味着增量空间远超存量竞争。
......
更为重要的优势在于,经过大量中国企业在日本市场的多年经营,日本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认知程度在近年已经显著提高。在日本企业未能满足需求之处,已有中国品牌填补了空白的案例......
A股接下来怎么走?@萌生财经:此前我就曾经说过一个观点,大科技虽然说在开始的时候表现迟钝,但是早晚会跟上市场节奏的,毕竟这是新兴产业,没有大科技的上涨,就没有A股未来的牛市。
......
从这个角度来说,目前指数的位置确实有点高,接近3700点的敏感位置,在这里即便形成一个短期的头部,也能从技术上说得过去,而以我的角度来说,这里如果调整幅度过大的话,可能就辜负了“巩固资本市场向好的态势”这句话,所以我还是相信权威资金的控盘能力以及对市场的调节手段,目前位置出现的阴线,也应该是一次短期的调整,不应该是市场见顶信号的出现。
......
(免责声明: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操作建议或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请谨慎!)
为什么我认为A股就是大牛市,而且一定会创出新高@付一夫:首先,从市场本身来看,能够支撑A股走牛的两大条件——足够的成交量和向上的趋势,A股全都满足。成交量方面,一个公认的事实是,行情想要持续上涨,必然需要成交量的充足作为保障。
......
其次,就国内经济基本面而言,各方面利好因素不断汇聚。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与不确定性显著增加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与抗风险能力,而近期高盛、德意志银行、摩根士丹利等多家知名国际机构纷纷上调2025年我国经济增速预测,侧面佐证了这一点。
再者,海外局势日渐明朗。一方面,中美经贸的最终结果很可能要好于市场预期。不可否认的是,眼下美国正面临越来越大的政治和经济压力。另一方面,美联储降息预期再度升温。
......
有公募基金喊出万点论,中国股市会从反弹演变成反转行情吗?@郭施亮的博客:A股市场成功突破了3500点,并非意味着股市已经全面走牛。以当前的市场指数点位为例,沪指上方有3674点压力,还有21年高点阻力3731点。在A股市场还没有有效突破这两个点位之前,仍然不能够称为牛市行情。
为何券商机构、公募基金开始喊出万点论?
一方面可能是对股市向上突破抱有乐观的预期,当市场完全摆脱了束缚十多年的大箱体区间后,市场可能会以快速的节奏摆脱这个位置,并迅速进入新的运行区间。如果遇上宽松的大环境,大量资金涌向了股票市场,可能会在非理性情绪的影响下推动股市的短期大涨;另一方面可能是通过万点论的预测,来提升机构自身的影响力,特别是对个别规模体量较小的机构,这种预测可能会是快速成名的方式,但前者发生的概率可能会高于后者。
.......
一笔投资巨亏50亿美元,巴菲特踩雷后如何止损?@郑重看股:94岁的巴菲特老爷子,竟被一包“酸菜”坑走50亿美金! 伯克希尔刚出炉的二季报,净利润直接腰斩59%,全怪卡夫亨氏这颗雷炸穿了股神金身!咱就说这包卖芝士通心粉、番茄酱的老牌食品厂,凭啥成了巴菲特的“绞肉机”?
帮主三句忠告,中长线避雷指南:
1. 警惕“僵尸消费品牌”
看两个死穴:研发费率<2%(等死模式)负债率>60%(慢性自杀),这类公司就像糖衣炮弹——看着股息高,实则刮骨刀!
2. 远离“董事会失控”企业
股东派驻董事却连财报都拿不到?赶紧跑!财务黑箱≈爆雷倒计时,巴菲特都栽坑,咱别头铁!
3. 下注“管理团队押上身家”的公司
你看农夫山泉钟睒睒押注西藏工厂,玛氏砸140亿升级美国生产线——老板敢赌命,咱才敢跟注!巴菲特这50亿买的最大教训,就一句:“买生意不是收古董,别为过气品牌交遗产税!”
美团的价值是什么?@李云龙讲增长:我对外卖平台的观点是,从社会和整体经济的视角没有创造额外的价值增量,人们还是一天吃三顿饭,它的价值体系只能从内部找,这个系统有4个角色,即平台、消费者、商家、外卖小哥,这个商业模式最合理的交易结构是:消费者给小哥付配送费,商家给平台付系统使用费与流量广告费用。
当前这一合理交易结构并没有形成,平台占据主导地位,为了争夺消费者各种补贴,补贴拽上商家一起付,商家生存环境和利润率还不如没有平台的时候,那么价值只能从供需角度上来考虑吗?美团匹配效率不是价值吗?
价值是具有指向性的,它一定是对方收益,从这一角度上来看,美团匹配效率是核心能力,而不是价值,也就是说美团匹配效率已经在几方那里体现过了,它本身并不是一个价值,也没有必要再重新算一遍。
京东外卖新模式:上岸第一剑,先斩餐饮商家@躺平指数:一个多月前,刘强东号称要发明一种完全不同的餐饮外卖“新模式”;现在,新模式终于浮出水面——无堂食外卖。
......
餐饮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从来不是厨房或运营,而是那些经过数年打磨的招牌菜配方——可能是某家老店传了三代的酱料比例,或是某家网红店反复调试的调味方案。
而商家交出配方,等于交出了立身之本。
一旦京东通过规模化运营吃透这些配方,甚至借助供应链优势优化复刻,所谓的“合伙人”就成了可以替代的角色,就没有任何存在的必要了——毕竟比起持续给分成,自己掌控配方显然更划算,而那些交出配方的商家,最终可能沦为别人扩张路上的“垫脚石”。
此外,七鲜小厨的模式,本质上是用平台优势为自营“输血”,但在订单总量不足的前提下,这种“输血”必然以“抽干”第三方商家为代价。当越来越多的中小商家像绍兴茶餐厅老板一样退出,随着监管约束越来越严,这个看似创新的模式,最终只会因失去生态平衡而难以为继。
发布于:北京市英赫优配-北京配资网-配资炒股股市-年股利率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