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济南财金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薇华
济南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一鸣
济南融资担保集团党群工作部部长 贾莎莎
2024年底,济南景辰服装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格外忙碌,工人们正在加紧赶制发往英国的棉服订单。正值寒冬,为了能够尽快发货,企业全员加班赶进度。这笔总数量34万件的儿童棉服外贸订单的获得,在极大提振企业进一步开拓欧美市场信心的同时,也使企业面临400余万元原材料采购资金缺口的压力。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企业与济南财金集团所属济南融资担保集团(以下简称济南担保)取得了联系,通过担保增信,帮助企业成功取得了多家银行的授信,仅用一周时间,就获得了500万元的融资额度,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这是济南担保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鲜明实践。2020年12月,肩负着服务小微、“三农”发展的光荣使命,济南担保应运而生,开启了济南市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和融资担保行业发展的新篇章。成立以来,济南担保坚持政策性定位、市场化运作、数字化提升,将数字要素融入担保业务全流程,以数字化重塑业务模式、风险管理和生态协同,探索走出一条“科技”与“普惠”协同促进的发展路径。截至2025年4月,累计担保19万笔,担保额达740亿元。
展开剩余83%拓展服务广度,建设数字服务平台政府性融资担保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小微企业、“三农”主体等长尾客群,这些客群数量多、分布广,且单户融资需求少,在传统担保服务模式下服务成本高,其“小额、分散”的业务特点导致传统模式无法实现普惠主体的有效覆盖。对此,济南担保成立之初即把数字化建设放在战略高度进行统筹规划,牵头搭建数字金融公共服务平台—“济南银担互联直通车”,并持续提升逐步建成了CBG端联动的“济担直通车”客户服务平台。其中,C端(客户端)小程序直接服务市场主体,可实现客户自主申报、业务进度查询、保费缴纳、在线开票、服务评价、意见投诉等功能,客户通过“济担直通车”微信小程序“扫一扫”“填一填”“选一选”,即可完成基本信息录入和担保业务申请;B端(银行端)小程序服务合作银行,方便由银行客户经理进行业务线上报送、风险预审;G端(政府端)小程序服务政府部门,可以对相关政策性产品的“白名单”备案审核、进度查询、统计管理、贴息办理。
通过数字化平台建设,以移动端平台覆盖济南市全域,显著降低对物理网点和业务人员的依赖,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实现无接触服务、不见面办理,打造7×24小时不打烊的线上“担保”,拓展了融资担保服务半径、降低了单笔业务成本,有效推动融资担保业务的“增量扩面”。济南担保成立以来实现业务规模持续增长,每年新增业务规模由2021年度的67.4亿元增加到2024年度的230.91亿元,年均增长50.7%;截至2025年4月底,济南担保在保业务中,单笔额度100万元以下的业务占总量的63%,300万元及以下业务占总量82%,额度分布呈现金字塔形稳固结构;户均担保金额仅57万元,服务客户行业覆盖国民经济行业18个门类,累计服务市场主体超15万户,超过济南市有贷户50%,真正提高了小微企业、“三农”、个体工商户等普惠主体的金融覆盖面。
2024年6月20日,济南担保发布“济担-信心提振贷”线上产品
下沉穿透深度,挖掘数据应用价值“感谢济南担保在没有抵押的情况下给我担保,让我们获得了业务拓展急需的资金,让我的创业梦得以实现。”今年3月,云燕科技(山东)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臧玉峰将一面写着“精准纾困润科创 金融赋能促发展”的锦旗送到了济南担保。臧玉峰是济南市2025年“海右计划”产业领军人才,和许多创业者一样,资金短缺是他创业路上面临的第一道难关。由于创业初期企业规模小、缺乏有效抵押物,传统融资渠道的高门槛让他四处碰壁,就在他感到迷茫和无助时,济南担保审批了15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解决了企业燃眉之急。
为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搭建银企融资桥梁,济南担保坚持“数字技术+数据要素”双轮驱动,提升数据治理能力。通过深化银担合作,济南担保已与18家驻济银行实现业务系统直联,并实现与齐鲁银行、山东省农信联社、莱商银行等银行机构保后数据互通。积极对接有关职能部门,通过济南市“泉城链”平台接入公共数据开放网,有效获取296项政务公共数据,积极加大涉诉、反欺诈和多头借贷等三方数据采集,并持续完善自身业务数据及银行业务数据库,实现数据资源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有效融合,完成企业信息库建设,构建担保数据中台。在此基础上,济南担保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挖掘企业和个人诚信经营、纳税信用、专利价值等信用数据,持续优化升级准入模型、智能匹配模型、企业信用模型等,利用数据穿透企业真实经营状况,发挥数据价值,为担保客户精准画像,将数字价值转化为信贷动能,解决“不敢贷”的堵点和卡点。
云燕科技项目中,济南担保正是对臧玉峰作为“海右”人才的价值进行量化评估,将智力价值转化为真金白银的金融价值,减少对其他担保措施及抵质押物的依赖,为其进行了信用担保。据了解,济南担保目前信用类业务占在保业务总量比例高达96%,有效纾解了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担保贷款“信用办”。
提升支持精度,深化产品研发创新坐落于济南市莱芜区的山东艾绿吉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温室大棚内,生菜、油菜、奶白菜等十几种蔬菜生机盎然。与多数“三农”企业相似,公司在成长路上也曾面临融资难题。公司负责人董立新说:“我们农业企业资金链本身不是很大,特别是我们做现代农业,前期投入非常大,一些流动资金比较紧张。”济南担保发挥支持“三农”发展的重要职能,主动对接并向企业推荐“济担-强农贷”担保贷款产品,很快就为其提供了200万元的担保贷款,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题。解除后顾之忧的董立新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企业获得北方地区首个“湾区认证”证书,成为粤港澳三地消费者的“优选”。
政府性融资担保是财政职能的延伸,是引导金融资源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如何引导有限的金融资源更加精准灌溉重点领域,这是融资担保发挥好“增信、分险、中介”功能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对此,济南担保坚持“政策产品化、产品标准化”思路,创新财金联动模式,综合运用融资担保、贷款贴息、保费补贴等政策工具,通过市场化方式将财政支持政策转化为市场化的金融产品,同时以数字化建设通过智能匹配实现“一企一策”,提升政策资源利用效率。
目前,济南担保已配合《济南市中小微企业纾困专项贷款实施方案》《关于开展攀登行动支持民营企业跨越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推动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落实的通知》《济南市提振市场信心专项担保贷款实施方案》《济南市供应链增信专项担保贷款实施方案》等专项政策,配套推出“济担-纾困贷”“济担-攀登贷”“济担-创业贷”“济担-信心提振贷”“济担-供应链增信贷”等多项政策性融资担保产品,将财政政策、产业领域、企业周期、资金需求等经营场景与市场化产品有机融合,由原有的普惠产品无差别支持所有客户群体转为对不同场景客户群体进行细分,促进不同客户分类管理,更好发挥政策性金融支持普惠小微、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等功能作用,实现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助力政府惠企政策直通直达、落地见效。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金融机构的“必答题”,更是普惠金融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选项”。济南担保通过数字化转型,有效提高运营效率、提高风控水平、拓宽业务渠道、提升客户体验,使得融资担保服务更加直接地触达最广大的经济实体,在普惠金融领域创造更大社会价值。济南担保将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用技术能力赋能业务发展,为广大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优质、便捷、安全的融资担保服务,为济南市强省会建设作出新的贡献,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不懈奋斗。
(此文刊发于《金融电子化》2025年6月上半月刊)
发布于:北京市英赫优配-北京配资网-配资炒股股市-年股利率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